中華隊在亞洲男籃錦標賽名次大跌,將進入重建,首要任務除培養新血,尋找歸化球員仍是必要手段。
上屆亞錦賽,歸化球員戴維斯加入,中華隊拿下21世紀之後的首度4強。兩年後,戴維斯經歷受傷又復出,單打和強攻能力雖明顯不如過去,但平均16.3分、8籃板,仍是中華隊不可或缺的禁區依靠。歸化球員是世界趨勢,以目前進入12強的隊伍為例,扣掉從未使用歸化球員的大陸和伊朗,其餘如約旦、南韓、黎巴嫩、哈薩克等,過去幾屆亞錦賽也都有歸化球員助拳。
就連首度成軍挑戰亞錦賽,就拿下3連勝闖進12強的巴勒斯坦隊,陣中3名主力桑尼、卡瓦許和沙馬拉,也都是約旦和加拿大的雙重國籍球員,外來戰力仍是提高球隊水準最快方式。
即使中華隊這次寫下歷史最差成績,但仍證明歸化球員依舊會是身高吃虧的中華隊,最有力的直接幫助。戴維斯和中華籃球協會合約到明年6月,無論屆時是否續約,繼續尋找合適歸化球員,依然還是重組下一代中華隊最重要的計畫之一。
從這次亞錦賽可以看出,菲律賓、伊朗、南韓、大陸等隊仍有4強實力,黎巴嫩隊新生代已經接班成功,哈薩克隊球員正值30歲不到的高峰,卡達隊則是從東歐買了9名波士尼亞青年隊球員,都可以用本土身分上場。亞洲後起之秀巴勒斯坦隊、甚至剛起步的印度隊,未來都不好惹。
2017年亞錦賽之後,亞洲將被整併為亞太區,屆時有了澳洲和紐西蘭隊兩強加入,未來競爭力也更加強大。
從西亞、哈薩克和黎巴嫩培養新血和尋找歸化並行,證明培養和歸化球員不衝突,黃金世代畫句點,也該謹慎思考未來中華隊要走的每一步。(系列三之三)